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和大气污染的加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和肿瘤后我国第三位慢性病死因。而这其中,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最为常见,作为慢阻肺和哮喘患者的一线基础治疗方法,吸入疗法因其临床应用优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吸入疗法是将药物以气溶胶、干粉或雾化溶液形式送进呼吸道,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和(或)肺泡的一种给药方式。与普通口服制剂相比,吸入制剂的药物可直接达到吸收或作用部位,吸收后作用快,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减少用药剂量;与注射制剂相比,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可减轻或避免部分药物不良反应。
受此影响,近年来吸入制剂备受市场青睐,相关产品研发也成为了行业热门话题。 那么,吸入制剂的研发思路有哪些?相关临床试验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日前,金沙集团1991入口药研中心化药制剂室副主任李鑫禹作客“金沙集团1991入口研语”直播间,以《吸入制剂的研发思路》为题,向广大网友分享了吸入制剂的研发思路以及对现有市场进行概述。
直播伊始,李鑫禹就向广大网友介绍了吸入制剂的发展概况。在他看来,由于慢阻肺炎患者的日益增多,作为GINA、GOLD指南推荐的吸入疗法已成为临床的主流治疗方案, 全球Asthma/COPD市场中,吸入制剂占比约80%,“这说明,吸入制剂有着庞大的临床需求和市场空间。”
相比于口服制剂,吸入制剂拥有着剂量低、副作用小、快速吸收等诸多特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吸入制剂主要分为吸入液体制剂、吸入气雾剂以及吸入粉雾剂三种。在随后的直播,李鑫禹对这三种制剂作了详细介绍。
1.吸入液体制剂
吸入液体制剂系指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即通过雾化器产生连续供吸入用气溶胶的溶液、混悬液或乳液,吸入液体制剂包括吸入溶液、吸入混悬液、吸入用溶液(需稀释后使用的浓溶液)或吸入用粉末(需溶解后使用的粉末)。
“目前市场主流的吸入液体制剂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振动筛雾化器三种。”李鑫禹认为,三种雾化器各有所长,喷射雾化器基本原理是伯努利原理、结构简单、耐用,但残留物体积较大、会出现伴随药液温度下降、浓度升高等现象;相比于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的释放量更大,能有效缩短雾化时间,但其药液温度上升较快,难以雾化黏性溶液及混悬液备受诟病;振动筛雾化器相比上述两者则具有残留物少、时间段、无明显加热、可雾化多种类的药物的优势,其缺点则是耐久性较差、价格高昂。
2.吸入气雾剂
吸入气雾剂系指含药溶液、混悬液或乳液,与合适抛射剂或液化混合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定量阀门系统和一定压力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的制剂。可添加共溶剂、增溶剂和稳定剂。
“目前较为常见的是吸入气雾剂大多以混悬型处方为主。”在直播中,李鑫禹对吸入气雾剂的原料药、抛射剂、助溶剂、表面活性剂、耐压罐、驱动器、定量阀门、储雾器、包装、计数装置进行全面介绍。
3.吸入粉制剂
吸入粉雾剂系指固体微粉化原料药物单独或与合适的载体混合后,以胶囊、泡罩或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
李鑫禹在直播中,同样对吸入粉雾剂的原料药、辅料、装置选择、工艺进行了详细说明。
直播的尾声,李鑫禹对三种吸入制剂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侧重点进行了总结。
吸入液体制剂:无菌制剂,不同雾化器的雾化效果
吸入气雾剂:设备专属性较强,包材相容性风险高
吸入粉雾剂:研发难度最高,处方工艺看似简单,需要对物料属性有充分的了解
李鑫禹说:“吸入制剂药的研发应用要首先要明确管线是创新药还是仿制药,两者间在研发上是完全不同的思路与策略,与此同时,在充分理解产品的基础上,通过QBD理念确定开发策略与开发方法。”